简述基本生命支持(B1S)程序中胸外按压的方法。
基本生命支持(BLS)程序中人工呼吸的方式和方法: 口对口呼吸:急救者应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气体泄漏 ,然后用口唇完全封闭患者的口部,确保密封。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持续至少2秒 ,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起伏 。如果仅进行人工呼吸,通气频率应为每分钟10至12次。
基本生命支持适应证:『1』呼吸骤停:很多原因可造成呼吸骤停,包括溺水 、脑卒中、气道异物阻塞、吸入烟雾 、会厌炎、药物过量、窒息 、创伤、心肌梗死、电击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
关于胸外心脏按压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A 、B、D 【答案】ABD 。解析:胸外心脏按压要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 ,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発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1/2或剑突以上4~5cm处,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
关于胸外心脏按压说法正确的是:伤员仰卧于地上或硬板床上;按压时保持手臂伸直 ,垂直按压;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按压深度至少5cm 。胸外心脏按压,依传统的观点是“心泵机制”,即在胸外按压时,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挤压 ,使左右心室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心室舒张,血液回心。
正确的按压方法是 ,双手掌根叠放,同时保持手臂伸直,使胸骨下陷约3-4厘米。按压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80-100次。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按压力度较大,肋骨骨折是胸外按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
【答案】:E 胸外按压方法:抢救者双手掌根部相叠 ,两臂伸直,按压成人胸骨下段,使胸骨下陷4~5cm ,按压频率为100次/分。胸外心脏按压常见的并发症为肋骨骨折。
A 抢救病人要有耐心,为了减小心肺压迫,病人应脱衣和松开腰带,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且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胸外心脏按压4次~5次 。
烧伤的急救原则是(ABC)。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正确方法是以(BC)。 现场止血的方法有(ABCDE) 。 下列(AE)项是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 (AB)是创伤早期引起的休克。 深昏迷包括(ABCD) 。 人工呼吸包括(ABCDE)方式。 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说法正确的是(ABCDE)。
心肺复苏的3种定位方法
〖壹〗 、定位方法:剑突上两横指或胸骨中下1/3的位置 。这种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女性 ,可能会被采用。重点强调:无论采用哪种定位方法,按压深度都应大于5cm,按压频率应大于100次/分 ,以确保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同时,施救者应接受过专业培训,以确保按压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贰〗、开放气道 调整姿势:将伤者姿势摆正为仰卧位置 ,救援者处于伤者右侧以方便施救 。 开放气道手法:左手掌根轻压于伤者额头,并用右手食指与中指将伤者的下巴轻轻抬起。查看伤者是否还有呼吸或呼吸是否顺畅。 人工呼吸 清理口腔:人工呼吸前要注意清理口腔异物 。
〖叁〗、心肺复苏时心外按压的要点如下:定位要点:定位在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 ,取剑突上两横指,将另一手掌根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 ,手指锁住并交叉抬起。
〖肆〗 、心肺复苏颈动脉定位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判断患者是否已经出现心脏骤停 。颈动脉位于颈部正中线旁边两横指处。判断意识:摇、拍患者肩膀两到三次,无反应 ,即呼叫帮忙抢救。
〖伍〗、方法:左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垂直向下按压 ,每次抬起时掌根不离开胸壁 。按压深度55厘米,频率每分钟80—100次。 注意事项:按压时保持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两肩 、臂、肘垂直向下。掌根部不要偏左或偏右 ,手指翘起不要压胸肋部,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
心肺复苏怎么操作
〖壹〗、按压操作规范: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按压姿势:保持肩膀 、手臂与患者呈垂直状态,用肩背的力量向下压 ,手臂不要弯曲。按压与放松比例:按压与放松比为一比一。避免并发症:放松时手臂不要离开患者胸壁,以免造成部位移动,导致如肋骨骨折等并发症 。
〖贰〗、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仰头举颏法:操作方法:操作者用一只手的小鱼际压于患者的前额部,用力向下压;同时 ,另一只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后抬起患者的下颌骨下方,使颏部向上抬起。特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助于开放气道。
〖叁〗、胸外按压:将患者平躺放置 ,施救者跪于或坐于其胸部一侧,手掌根部重叠,放于胸骨下半部进行按压 。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注意事项:按压深度5~6厘米 ,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廓完全恢复原位。 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稍微后仰,清除口腔异物 。注意事项:确保操作轻柔,避免造成额外伤害。
新生儿胸外心脏按压的指征及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胸外心脏按压的指征是充分正压通气30秒后心率小于60次/分钟。在正压通气的同时 ,需要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循环功能 。方法是将按压点定位在新生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即胸骨体下1/3处,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按压时拇指或双指不离开胸壁 ,按压和放松的比例为按压时间稍短于放松时间。
判断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按压操作有效 按压部位准确:选取在胸骨下半部,双乳头连线中点 。 按压频率适宜:保持在100120次/分。 按压幅度足够:成人至少5厘米,儿童和婴儿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复苏成功的指征 呼吸恢复:病人开始自主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如下:患者体位:将患者安置在硬板床或地面上,如使用软床 ,应放置木板以确保按压的有效性 。抢救者体位: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根据患者位置的高低选取跪式或使用脚凳等不同体位,保持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确定按压部位:位于胸骨中 、下1/3处。
按压频率 成人每分钟按压60次 。向下按压和松开的时间必须相等。按压之间歇不能使胸部受压 ,这样便于心脏充盈。但手掌根不要抬起离开胸壁,以免改变按压的正确位置 。婴儿及儿童按压法 对于8岁以上的儿童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方法同成人。
【答案】:A 行体外按压:使新生儿仰卧 ,用示中指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中段,每分钟100次,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1~2cm ,每次按压后随即放松。按压的时间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
当气道通畅和建立了有效通气后应检查脉搏,如无脉搏,应给以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的指征是:新生儿心率60 次/分;婴儿或儿童心率60 次/分伴有灌注不良的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