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基蓝泡鱼泡多长时间
〖壹〗 、亚甲基蓝泡鱼一般要泡20分钟左右 ,最长不能超过1个小时。这种药物对白点病、水霉病、炸鳞 、烂尾以及烂鳃等疾病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一定要控制好用量,如果浓度过高会形成药害 ,不仅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反而会对鱼儿的健康产生危害。
〖贰〗、病情程度 如果鱼只是预防疾病,使用较低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 ,浸泡时间通常在15 - 30分钟左右即可。要是鱼患病情况较为严重,浓度适当提高后,浸泡时间可能延长至30 - 60分钟,但要密切观察鱼的状态 。鱼的种类和体质 不同种类的鱼对亚甲基蓝的耐受能力不同。
〖叁〗、浓度:2~5 ppm(每升水加2~5毫克亚甲基蓝)。时间:10~30分钟 ,每天1次,连续3~5天 。适用情况:真菌感染(如水霉病) 、轻度寄生虫或体表损伤。 长期药浴(预防或轻症)浓度:1~2 ppm(每升水加1~2毫克)。时间:可持续浸泡24小时至数天,必要时隔天换水补药。
“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阅读答案
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 ,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 。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
沙尘暴阅读答案:定义 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使空气变得浑浊并伴随强风、低能见度的一种天气现象。形成条件 通常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如沙漠、戈壁等地 。 地表覆盖稀疏,植被不足 ,土壤松散,容易被强风携带。
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 。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首先 ,关于沙尘暴的定义,它是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变得浑浊并伴随强风 、低能见度的一种天气现象 。沙尘暴的形成通常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如沙漠、戈壁等地。在这些地区 ,地表覆盖稀疏,植被不足,土壤松散 ,容易被强风携带。其次,沙尘暴对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西南旱灾情况简介
〖壹〗 、年,重庆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灾 ,伏旱日数长,经济损失巨大,农作物受旱面积19734万亩 ,815万人饮水困难 。2005年,华南南部出现秋冬春连旱,云南初春旱情少见严重;2004年南方罕见干旱 ,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万人饮水困难。2003年,江南、华南、西南部分地区的伏秋连旱严重,湖南 、江西等省部分地区甚至经历了伏秋冬连旱。
〖贰〗、“河水断流、水井干涸 、农田龟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 ,导致西南5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 ,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自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遭遇特大旱灾 ,农作物绝收 、饮用水奇缺,牵动了社会各方的心弦 。
〖叁〗、西南大旱历史上的旱灾情况如下:2008年云南干旱:云南地区连续近三个月干旱,导致15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 ,昆明山区近9万公顷农作物受旱,13万人面临饮水困难。这次干旱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对当地农业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应急响应等级如何区分
〖壹〗、应急响应等级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的主要区别如下:一级应急响应:紧急程度:比较高等级 ,表示特别重大、影响极其广泛的突发事件 。应对措施:政府动员所有可用资源,采取最紧急、最全面的应对措施。二级应急响应:紧急程度:较为严重,如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严重事故灾难等。
〖贰〗、一级应急响应:一级应急响应是比较高级别的响应,通常用于严重的紧急情况 ,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 。一级应急响应需要迅速调动公司内外的资源和人员,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员工和公司资产,并尽快恢复业务运营。
〖叁〗 、应急响应等级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 ,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Ⅰ级(特别严重) 、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一级为比较高级别。应急响应是出现紧急情况时的行动 。
〖肆〗、应急响应一共可分为四级 ,根据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事态和危险程度划分,分别是:Ⅰ级:对应颜色为红色。一般情况下,出现集体性30人以上死亡或失踪 ,或是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以及对经济造成1亿元以上的直接损失 ,可启动Ⅰ级响应。Ⅱ级:对应颜色为橙色。